我国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塑料门窗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德国、奥地利等国塑料门窗已占50%以上,我国目前不足5%。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塑料门窗组装设备产品开始生产,最初的设备仅限于直线布置的普通焊机、双头锯、手持式清角机等最基本的机型。经过近几年的开发与研制,现在已形成具有多种类、多规格的系列产品。据统计,目前各种规格的机型多达160个以上。进入2000年,我国塑料门窗行业快速发展,这主要是由于:首先,国家化学建材发展规划中塑料门窗的市场占有率2000年要达到15%,2010年要达到30%;其次,到2001年我国“三北”地区要全面实现建筑节能50%,要求新建节能建筑和已有住宅节能改造必须使用节能窗,优先使用塑料;再次,自上海市提出淘汰空腹钢窗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发出淘汰钢窗、推广塑料窗的指令,而且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目标要求;最后,城市化建设给塑料门窗带来潜在的市场。据悉,我国2000年要新建城市150个、小城镇3000个,全国将有800个城市、2万个小城镇;到2010年全国将建成1200个城市、2.5-3万个小城镇。如此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给塑料门窗生产企业和设备制造企业以极大的发展机会。可以肯定,在今后10年内我国的塑料门窗、塑料门窗组装设备将会逐步形成具有国际通用性的产业。“夫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设备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是机遇和挑战。怎样提高和发展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水平?在借鉴国外同行业的发展经验的同时,如何发展中国的塑料门窗组装设备产业?应该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我国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分类
按功能分类,可以分为:
焊机类 包括直线布置式、平面布置式;
锯机类 包括单、双头,V型;
铣机类 包括仿型、槽孔、端面;
铲铣机类 包括角缝;
冲切机类 包括槽孔、切边;
组装机类 包括螺钉紧固、五金件安装、玻璃安装、成窗组装;
辅助设备类 包括型材料架、专用工作台、成窗运送车等。
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划分,可以分为:
数控自动类 包括数控平面布置式焊机,带优化下料软件的数控锯,铣加工中心,数控焊,清加工中心,数控锯,数控清角,带优化下料软件的数控送料机,带优化下料软件的数控玻璃切割机;
程控半自动类 包括直线、平面布置式普通焊机,单点、圆弧焊机,普通清角;
手控单动类 包括仿型铣,端面铣,水槽铣,封盖铣,普通单、双头锯,中挺锯,压条锯,V型锯,锁孔钻,铣机等。
从设备的技术、质量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机架分部全部采用低碳钢方管材焊接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容易形成批量生产。相对于设备的加工对象,其刚度性能和承载性能都可以满足要求。在其他零件的加工上,由于当前大部分工业企业的不景气给了塑料窗组装设备生产商一个绝好的机会,因此零件加工被视为具有机械加工能力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备受重视。
目前,国产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基本结构、外型设计工艺特点都有很多相同之处。有些产品甚至图纸就是出自一家,这在行业中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情。这种类似近亲繁殖式的产品模仿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
与国外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差距
国外塑料门窗组装设备的研究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情况和国内引进设备的情况看,以德国设备最为先进。另外,其他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奥地利、日本等也有同类设备,但是其推广力度稍逊于德国。据大概估计,国内引进塑料门窗组装设备整套生产线在300条左右,德国设备占50%以上。
国产塑料门窗组装设备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备的外形设计、表面处理、色泽运用具有较大的差距。
第二,设备零件加工精度、部件装配精度、易损件的配置准确程度有一定差距。
第三,加热元件的技术水平、各类刀具的工艺水平、各类配套元件的专业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第四,自动控制的专业化水平、加工工艺的程序设计水平、优化软件的应用水平也有一定差距。比较客观地讲,国产设备普遍存在以上差距是与国内整体技术水平不高有着直接关系的。
应该看到,塑料门窗组装设备在我国的发展从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尽管我们已经用了10多年的时间才达到目前的水平,我们如果要达到目前的国际水平则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的分析、研究,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相信,按现在的发展速度,达到国外同类设备的水平已经为期不远了。